汉中“绿巨人”动车组首发,山区县迈入1小时西安生活圈
随着D5083次“绿巨人”动车组从安康驶向汉中,标志着陕南地区铁路交通 *** 再添一条“黄金纽带”。这趟列车途经汉阴、石泉、西乡等秦巴山区县,最终抵达汉中,不仅将沿线城镇纳入“1小时西安都市圈”,更以高效、舒适的出行体验重塑了区域经济地理格局。

‘绿巨人’动车组:山区铁路的‘提速引擎’
“绿巨人”动车组是“复兴号”家族中的动力集中型动车,因其墨绿色车身和强劲动力得名,专为既有普速铁路线路优化设计。此次开行的安康至汉中段,更高时速160公里,虽不及西成高铁的250公里时速,但通过加密停靠站点,实现了秦巴山区县与中心城市“无缝衔接”。例如,石泉县居民以往需辗转3小时大巴至西安,如今通过“绿巨人”接驳西康高铁(建设中),未来全程时间将压缩至1小时内。

从‘山路十八弯’到‘轨道上的城市群’
西成高铁汉中段此前已有两趟经停北京的高铁,但作为“过路站”的汉中,车次资源有限。此次新增的“绿巨人”与计划10月开行的汉中始发至北京高铁,形成“双线驱动”,既满足短途通勤需求,又强化了长途枢纽功能。对于秦巴山区居民而言,这一变化堪比“从羊肠小道跃入高速公路”——汉中的茶叶、香菇等农产品可更快运抵西安集散,而西安的文旅资源也将吸引更多山区游客。数据显示,西成高铁开通后,沿线城市旅游收入平均增长12%,汉中或迎来新一轮“高铁经济”红利。

西康高铁:未来1小时直达的‘关键拼图’
当前“绿巨人”仍需绕行既有普速线,而建设中的西康高铁(设计时速350公里)将成为“终极提速器”。该线路通车后,西安至安康仅需1小时,通过与汉中的联动,秦巴山区县将彻底融入关中城市群“同城化”版图。施工现场的隧道已初现雏形,预示着“山不再高、路不再长”的愿景即将实现。

交通升级背后的‘区域协同密码’
安康市委常委刘建平曾强调,延伸“绿巨人”至达州、十堰的方向,意在打造“跨省协作走廊”。汉中与西安铁路局的合作协议,正是这一战略的落地——通过铁路 *** “毛细血管”的疏通,激活陕南与川鄂两省的产业、人才流动。正如一位受访市民感叹:“早上在西安喝胡辣汤,中午到汉中看油菜花,晚上去十堰吃三合汤,不再是梦想。”

结语:轨道延伸处,皆是机遇
从“绿巨人”的汽笛声到西康高铁的施工轰鸣,秦巴山区正经历一场“交通革命”。1小时直达西安的便利,不仅是时间的节省,更是发展机会的平等化。当山区县与省会城市的“时空距离”被重新定义,乡村振兴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蓝图也随之展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