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越千年时光,这条文化长廊让汉中更美了!

汉中新闻网 阅读:14 2025-05-06 13:44:43 评论:0

  

  在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新集镇野炉坝,一条以“两汉三国·真美汉中”为主题的文化长廊近日落成,成为串联古汉台与武侯墓的历史文化纽带。这一项目不仅是汉中市“文商旅”融合发展的标志性成果,更通过活化两汉三国文化资源,为本地居民与游客提供了沉浸式体验历史的新场景。

  夯土筑台到数字长廊: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

  文化长廊的设计灵感源自汉王刘邦“夯土筑台”的历史典故。公元前206年,刘邦为麻痹项羽,在汉中大兴土木修建王宫,古汉台遗址正是这段历史的见证。如今,长廊以现代景观语言重构秦汉建筑风格,台阶式布局与古汉台的“三阶七米高台”形成呼应,而数字化展陈技术则让武侯墓的三国故事“活”了起来——游客可通过5G全景直播观看诸葛亮北伐的虚拟重现,实现“一步千年”的穿越感。

  藤编与云旅游:传统技艺的当代生命力

  据汉中市委理论讲师团介绍,长廊内特别设置了非遗展示区,汉中藤编等传统工艺以“实物+AR解说”形式亮相。游客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匠人演示藤编技法,还能通过5G消息一键订购衍生品。这种“可带走的非遗”模式,既保护了文化根脉,又为乡村振兴注入经济活力。2023年以来,汉中已通过此类数字化手段带动文旅收入增长超30%,相当于为每10位游客中就有3人解锁了“云游汉中”的新体验。

  从军事要塞到全域旅游:汉中的文化复兴之路

  长廊的建成背后是汉中“两汉三国”文化研究高地的战略布局。市 *** 将古汉台、武侯墓等分散景点串联成线,配套改造了周边12条道路和8处休憩广场,使原本碎片化的历史资源形成“珍珠链”效应。正如市发 *** 司负责人所言:“我们不仅要让游客来看遗迹,更要让他们走在张良计烧栈道的古道上,触摸到历史的温度。”统计显示,项目开放后周边民宿预订量增长近5倍,印证了“文化IP+基础设施”双轮驱动的成功。

  夜游经济与社区共生:点亮城市新名片

  入夜后,文化长廊的灯光艺术装置将《出师表》名句投射在仿古城墙上,配合定时演出的汉服巡游,吸引大量市民打卡。这种“日赏历史、夜享光影”的模式,既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,也让本地居民重新发现城市的文化基因。家住新集镇的退休教师李女士感叹:“以前带孩子去西安看大唐不夜城,现在家门口就有‘小汉城’了。”文旅部门透露,未来还将开发“刘邦拜将”沉浸式剧场等夜间项目,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。

  这条全长1.5公里的文化长廊,如同一条时空隧道,将汉中“天府军需库”的往昔与“智慧旅游城”的当下紧密交织。当游客站在望江楼复刻建筑前,既能远眺汉水如两千年前刘邦所见,又能用手机生成AI穿越画像——这正是汉中以文化为魂、科技为翼,书写文旅融合新答卷的生动缩影。
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汉中新闻网是汉中第一门户,提供最新本地资讯、招聘、旅游服务,覆盖九大频道。